根据自然条件下车厘子树苗不同物候期环境因子变化情况和保护地条件下环境调控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环境因子调控标准。
(1)气温
车厘子树苗:催芽期白天18-20℃,夜间3-5℃;开花期白天20-22℃,夜间5-7℃;果实膨大期白天22-25℃,夜间12-15℃。
车厘子树苗:催芽期白天11-17℃,夜间3-5℃;开花期白天18-21℃,夜间5-8℃;果实膨大期白天20-22℃,夜间10-12℃;果实着色至成熟期白天22-25℃,夜间12-15℃。
棚室内气温调控,要尽量模拟车厘子树苗的自然生长条件,从扣棚至开花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升温过程,先揭开1/3草苫,再揭开1/2,后全部揭开,约7-10天。温度过高时要及时通风降温。
(2)地温
保护地栽培中,经常发生扣棚初期棚内气温陡然上升,地温上升缓慢的情况,导致车厘子树苗地上部、地下部生长发育不协调。扣棚前20-30天,灌透水,全园覆黑色地膜,至扣棚升温时使土温预先上升到12-13℃,使根系能先于地上部活动,符合书体生长发育规律,升温后土壤温度管理标准可参照经验指标,即设施内昼夜气温的平均值即为适宜地温,这一标准在各物候期均适用。如白天气温20-22℃,夜温6-7℃,则适宜土温为13-15℃。如土温低于标准,则应采取解决措施。
(3)空气相对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调控的时期是开花期,花期如湿度过大,则花粉黏滞,扩散困难,如湿度过小,柱头干燥,都不利于授粉,因此花期湿度一般应控制在50%-60%左右。萌芽期稍高而利于花芽萌发,可控制在80%以下。果实发育期湿度过大,易引起新梢徒长,影响光照,且争夺营养,造成生理落果,应控制在60%左右。
(4)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应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并要保持相对稳定,如因突然漫灌造成急剧变化,极易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和裂果。
车厘子苗流胶病
主要为害车厘子苗主干和主枝,一般从春季树液流动时开始发生,初期枝干的枝杈处或伤口肿胀,流出黄白色半透明的粘质物,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枯死。发病原因一是有枝干病害、虫害、冻害、机械伤造成的伤口引起流胶,二是由于修剪过度、施肥不当、水分过多、土壤理化性状不良等,导致树体生理代谢失调而引起流胶。
措施:
1)增施有机肥,健壮树势,防止旱、涝、冻害;
2)搞好病虫害,避免造成过多伤口;
3)冬剪******在树液流动前进行,夏季尽量减少较大的剪锯口;
4)发现流胶病,要及时刮除,然后涂药保护。常用药剂有50%退菌特1份、50%悬浮硫5份加水调成混合液,以及用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1份、食盐2份、植物油0.3份加水调成混合液。
荆州黑珍珠车厘子苗供应、黑珍珠车厘子苗质量有保证
大樱桃苗树体结构
大樱桃苗树体由地下和地上两部分组成,地下部分统称为根系,地上部分统称为树冠。树冠中各种骨干枝和结果枝组在空间分布排列的情况称为树体结构。
(1)主干 从地面处的根茎以上到着生主枝处的部位称为主干,也称树干。这一段的长度称为干高。
(2)中心干 树干以上在树冠中心向上直立生长的枝干称为中心干,也称中心干。中心干的长短决定树冠的高低。
(3)主枝 着生在中心干上的大枝称为主枝,是树冠的主要骨架。主枝与中心干在大小上有互相制约的关系,中心干强大时,主枝细小,中心干弱小时主枝强大。
(4)侧枝 着生在主枝上的分枝称为侧枝,通常将距中心干近的分枝称侧枝,以此向外称第二、第三侧枝等。
主干、中心干、主枝和侧枝构成树形骨架,被称为骨干枝。骨干枝是在树冠中起骨架负载作用的粗大定型枝。
(5)辅养枝 着生在主干、主枝间作为临时补充空间用的,并用来辅养树体、增加产量的枝称为辅养枝。
(6)延长枝 各级枝的带头枝称为延长枝。延长枝具有引导各级枝发展方向和稳定长势的作用。用不同部位的枝做延长枝,其角度反应不同,用背下枝做延长枝,其角度同于母枝,用背上枝做延长枝则角度直立。
(7)竞争枝和徒长枝 在剪口下的第二或第三芽萌发后,比芽长势旺、或长势与芽差不多的枝条,称为竞争枝。或以主枝与中心干的粗度比、侧枝与主枝的粗度比来衡量定性,主枝与中心干、侧枝与主枝的粗度比超过(0.5〜0.6):1的枝,都称为竞争枝。竞争枝生长势强,常扰乱树形,需加以或早期短截或疏除。
由潜伏芽萌发出的、长势强旺的枝条称为徒长枝,这类枝条多处在背上直立处,或枝干基部,或剪锯口处,这类枝条消耗营养多,利用价值低。
(8)结果枝和结果枝组 着生在骨干枝上有花芽的单个枝条称为结果枝。着生在骨干枝上,由两个以上结果枝构成的枝组称为结果枝组,由此可见,结果枝组是由枝轴和若干个结果枝组成,是大樱桃苗树的主要结果部位。在幼树期和初结果期,能够培养出较多的结果枝和结果枝组,使树冠丰满,为早结果、早丰产奠定基础。盛果期以后,管理好结果枝组不旺也不衰,是获得连年丰产的基础。
根据枝组的大小可分为大型结果枝组、中型结果枝组和小型结果枝组三种类型。分布范围在50厘米以上的枝组,为大型枝组。大型枝组成形慢,结果晚,寿命长。分布范围在30厘米以下的枝组,为小型枝组。小型枝组结果早,寿命短。分布范围在30〜50厘米的枝组,为中型枝组。中型枝组的结果期和寿命居大型枝组和小型枝组之间。生产中应尽可能多培养中型结果枝组,并使各类枝组在主侧枝上均匀分布。
(9)背上枝、背下枝和侧生枝 在主、侧枝上着生的发育枝和结果枝,按其着生部位还分为背上枝、背下枝和侧生枝。
着生在主、侧枝背上的枝称为背上枝;着生在主、侧枝背下的枝称为背下枝。背上枝一般较直立,生长势较旺,常发育成竞争枝和徒长枝,需经过摘心、拿枝等措施才能利用;背下枝长势弱、结果早,但寿命短,表现细弱后常被疏除。
着生在主、侧枝侧面的枝,称为侧生枝,因其角度倾斜,所以也称为斜生枝。侧生枝长势中庸,结果早,利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