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_缘道2020年青脆李子树苗哪家好
新植的青脆李子树苗怎么修剪?
夏剪时间: 新栽青脆李子树苗6月上中旬开始进入速生期。当新梢萌发60厘米以上时进行次夏剪,7月上中旬进行二次夏剪,8月上中旬进行三次夏剪。
夏剪原因: 因青脆李子树苗需光性强、顶端优势大、潜伏芽寿命短,如主枝过于顺直会造成前旺后枯,不利于立体结果。如对骨架枝上的旺条不加以控制,既影响光照、扰乱树形、造成主次不分,又不利于成花和迅速扩大树冠。但修剪过重、留枝过少,特别是夏季修剪过晚,一些徒长性竞争枝长到“树上树”程度后再一次性处理,会造成树势严重衰弱,引起流胶病的发生。因此,夏剪必须合理。
夏剪方法
1、青脆李子树苗摘心方法
(1)青脆李子树苗主枝摘心法:
首先根据开心形的要求,按株距大小,合理配备主枝。一般当株距在2米以内时,可选留2个主枝相对伸向行间(丫形整枝);当株距在2米以上时,可选留3个主枝(平面夹角互为120°)。在6、7、8三个月中,新梢分别每长60厘米就摘去先端10厘米以上新梢。要利用侧生枝向前延伸,使其左右拐弯,式向前伸展,以利于骨架枝上配备的结果枝组长势均衡,立体结果。
(2)青脆李子树苗侧枝摘心法:
当株距大于或等于4米以上时,要在每个主枝上配备2个大的背斜生侧枝。一般侧枝距中干40~50厘米,二侧枝(在侧枝对面)距主干100厘米左右。其摘心方法同主枝,但次留的侧生枝要在侧枝的外面。(3)其他枝摘心。主侧枝两侧及背上旺枝可留5~10厘米连续摘心,以削弱树势,促生分枝,促其成花,培养成大中型结果枝组。中庸、平斜细弱的可甩放不动,留其成花,辅养树体。
2、疏枝 主枝选定后,对主干上过多的旺枝应及早疏除,平斜细弱的可留着辅养树体。但一次不可去枝过多,更不要在主干上“对口”疏大枝。
3、拉枝和顶枝 对主枝角度过小的,不要采用“背后枝换头”方法开张角度,否则会造成“大树剪小了,小树剪了了”。可于8月中下旬(处暑前后)拉枝开角。对主枝角度过大的,应及时用丫枝顶起来,以促进各主枝之间均衡生长。
青脆李子树苗土、肥、水管理技术
追肥:年追肥3~4次为宜。每生产50千克果,需追施人蓄粪尿150-200公斤、尿素2.5-3公斤,磷肥3公斤,钾肥2-3公斤。
(1)花前肥:在萌芽前1~2周施入,以氮磷钾各15%的复合肥为。弥补树体贮存营养不足,促进根系、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率。
(2)花后肥:在谢花1~2周施入,以氮为主,配以磷钾肥。主要是促进新梢和果实生长,减少落果。
(3)壮果肥(硬核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果实硬核期施入,以钾肥为主、配以氮磷肥。促进胚和核的发育、花芽分化、果实膨大和为下一年结果打下基础。一般株施磷酸钾0.5公左右,以提高果实糖度,增进着色。
(4)采果肥:在果实成熟前15~22天施入,以磷、钾肥为主,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叶面喷肥在整个生长季均可进行。
种类和浓度:尿素0.3%,磷酸钾0.3%~0.5%,硫酸亚铁0.2%~0.5%,硼砂0.3%,硫酸锌0.1%,钙300~400倍,氯化钙0.2%~0.3%。
叶面喷布可多次进行(10~15天左右一次),还可结合病虫等共同喷布,花期用0.2~0.3%的硼酸喷布树冠,可提高座果率。
(三)灌溉与排水
1、灌水:脆红李虽然抗旱,但要达到高产,必须有充足的水分供应:花期不宜灌水,否则会引起落花落果。 正常年只需浇一次水,即:秋施基肥后浇水(特别是沟施)沉实。如遇干旱年份,可灌花前水、花后水、果实膨大水等。
2、排水:脆红李树耐旱不抗涝,如遇大雨要及时排水,保持园内不积水。
用什么方法减少青脆李子树苗翌年病害?减少青脆李子树苗翌年病害措施
青脆李子树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味道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在青脆李子树苗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病害的侵袭,那么怎么做才能减少青脆李子树苗翌年病害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减少青脆李子树苗翌年病害措施。
腐烂病:该病是青脆李子树苗***重要的枝干病害,于10月在皮层上形成坏死斑,冬季缓缓扩展,二年春季有一部分可能扩展为腐烂病斑。斑内外的病菌成为翌年发病的菌源。在11月全园喷1次40%福美胂100倍,可杀死坏死斑中的病菌,大减轻翌年的病害。
轮纹病:该病是青脆李子树苗***重要的果实及枝干病害,富士品种受害尤其严重。枝干上的轮纹病病斑内外可潜伏病菌,是翌年果实受害的重要病菌来源,冬春季节要抓住时机,加以。
干腐病:枝干的干腐病、各种枯枝上的干腐病菌,也是翌年果实发病的重要病菌来源,落叶后搞好果园卫生,十分重要。
病:该病是部分果园的重要果实病害。病菌主要在枯枝、衰弱枝上越冬;也可在果园周围的刺槐枝上越冬;树上及落地病僵果上的病菌也可越冬。有该病发生的果园要抓紧清理。
青霉病:贮运期的主要烂果病。病果软烂多汁且有强烈霉味,病斑上长满青绿色霉层。后期病果失水干缩,仅留一团果皮。该病是贮运期病害,主要危害受伤果;该病在贮藏温度较高(10℃以上)时可能扩展蔓延,造成严重损失。伤果不入窖和低温贮藏是的关键措施。
痘斑病和苦痘病:采收前可发生,贮藏期也可发生。以皮孔为中心形成圆形黑色坏死斑,病斑外略显红晕,破坏外观质量但不导致烂果。痘斑病病斑直径不超过2毫米,深度不超过1毫米;苦痘病斑较大,一般2-5毫米,有时超过5毫米,深度超过2毫米。两种病害均因果实缺钙造成,采收后用1%的钙溶浸果可控制发生。
褐斑病:是重要的叶部病害,导致果期落叶。病菌只能在带病落叶上越冬,及时清扫落叶并掩埋或烧毁,可减轻翌年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