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和一氧化碳。是由于燃烧含硫量高的煤炭而产生的,施用未腐熟的粪便及饼肥在其分解过程中,也会释放较多的。当含量达到5毫克/千克只要1〜2小时,叶片的叶缘和叶脉间细胞就可致死,形成白色或褐色枯死。
一氧化碳是由于煤炭燃烧不完全和烟道有漏洞缝隙而排出造成的,不仅对树体,而且对管理人员的危害都很大。为防止和一氧化碳的危害,加温时用燃煤要选用优质无烟煤,要燃烧,烟道要严密。若发现有烟气或异味,要及时通风换气。
④和氯。和氯来自于有毒的塑料薄膜和有毒的塑料管。在空气中的含量超过0.05毫克/千克时,易造成危害,使叶片褪色,严重时引起死亡。当氯的含量达到0.1毫克/千克时,就可破坏叶绿素,使叶片褪色、祜卷,甚至脱落。
经常通风换气和采用安全的塑料制品,是防止和氯产生的有效方法。
5.花、果管理
车厘子树苗栽培过程中,加强花果管理是提高产量、增进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
(1)保证充足光照,提高花蕾质量。在萌芽期,应使树体尽量多的接受阳光照射,对提高花蕾发育质量和坐果率十分重要。
盛花前10天开始,晴天中午天天放风,使花尽早经受锻炼,接受的直射,提高花芽发育质量。
(2)提高坐果率。
①花期喷叶面肥。据试验,花期喷施200倍硼砂液,或喷尿素+磷酸钾混合液,可明显提高坐果率。
②喷施PBO(促控剂)。对生长势较旺的树,和整个萌芽至开花期间时常处在阴雪寡照的情况下,可以在花前1周左右或花后1周左右喷施1次PBO300倍液,对控制新梢旺长、提高坐果率有显著作用。
③辅助授粉。车厘子树苗是自花结实能力较低的树种,为了提高坐果率,确保多结果,除跟露地栽培一样配制授粉树和人工养蜂等方法外,要加强人工授粉的方法。
④人工授粉。采花和取粉:授粉前2〜3天,在棚内采集从个授粉品种上含苞待放的花蕾,将采集到的花蕾撕裂花苞,并将两朵花对揉.然后除去杂物,把花药在纸上摊薄薄一层阴干,温度保持在20〜25C.不超过28℃,经过36〜48小时花药开裂,花粉散出.把花粉和花药收集起来放到干燥的小瓶中避光备用。
授粉时间和次数:车厘子树苗花在开花2天以内授粉能力强,3天以后授粉能力降低。车厘子树苗从开花、传粉到授粉全过程需48小时左右。
授粉方法:车厘子树苗花量大,不适宜人工点授,生产上可采用鸡毛掸滚授法、树上抖花粉法和机械喷授法。
鸡毛掸滚授法:一般在上午9〜10时和下午3时前,用鸡毛掸在不同车厘子树苗品种树上进行滚动完成异花授粉。在整个花期在滚动3〜4次,滚动时要掌握轻重,避免伤及花朵。
树上抖花粉法:将花粉与淀粉以1:4的比例混合,装入用纱布缝制的袋内,用长竹竿挑着举到花的上方,再用另一根竹竿敲打纱布袋,使花粉散落在花的柱头上授粉。
机械喷授法:又叫喷雾授粉,液体授粉,是用喷雾器通过喷雾、喷粉进行授粉,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人工授粉的效率。喷授可按水1.25千克一尿素25克+硼砂25克+白糖25克+混合干花粉25克+少量豆浆的比例制成水悬液,用超低容量喷雾器,于盛花期喷雾,连续喷2〜3遍。雾滴飘移,全树授粉,省工省时。注意花粉液要随配随用,不宜放置太久,要求配好后,在2小时内喷完,以免降低花粉活力,影响授粉效果,喷雾前要先行过滤,以防堵塞喷头。
(3)疏花与疏果。疏花疏果是指人为地去掉过多的花或果实,使树体保持合理负载量的一种技术措施。具体做法参考车厘子树苗的露地栽培技术中的疏花疏果章节。
(4)除花瓣。棚室车厘子树苗的花期较露地花期空气湿度大,又无空气流动,花瓣不易脱落或落在叶片和果实上,不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还易引起叶片和果实灰霉病的发生。因此,在落花期间,要每天下午2〜3时轻晃枝条,振落花瓣,并人工摘除落在叶片和果实上的花瓣。
车厘子苗园灌水一年需灌水几次?
对于微喷和带状喷灌, 可根据土壤墒情和气候随时灌水。对于漫灌,可分为花前水、花后水、采前水及秋施肥水等。
花前灌水,因气温低,灌水后易降低地温,开花不整齐,影响坐果,所以.花前在土壤不十分干旱的情况下,尽量不灌水。若需灌水,灌水量宜小, 用地面水或井水经日晒增温后再灌入。
谢花后至果实采收前,坐果、果实膨大、新梢生长都在同时进行.是车厘子苗对水分敏感的时期,称需水临界期。通常,谢花后要灌水,硬核期不灌水,果实迅速膨大期至采收前依降雨情况灌水1 -2次,正常年份灌水2次。9月份秋施基肥后灌一次透水。若遇到秋早的特殊年份,也应该灌一次水。
土壤封冻前,因车厘子苗根系浅、休眠早,不灌封冻水。否则,, 因冬季土壤水分蒸发量小,灌水后影响根系呼吸。
幼树灌水与结果树有什么不同?
结果树因开花、坐果、旱黄落果、硬核、果实膨大对水分有特殊的要求.前面已述。采果后的短期内,正值花芽分化期,还要控水。
而刚定植的苗木,及时补充水分非常重要。地面下根际周围的土壤,若手握不成团,就容易“吊干死”苗木,这也是车厘子苗苗
苗木栽植成活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有经验的果农称苗木定植后要浇“黄瓜”水,即见地皮干就浇水,水后划锄,过3~5天再浇水,年能浇11~12遍水,保证苗木成活及促进树体枝条快速生长。第二年,可浇水5~6次。对于幼旺树,后期要控水,以免植株旺长,影响成花,防止越冬“抽条”。
哪几个时期不宜浇水?
在土壤不十分干旱的情况下,以下几个时期不宜灌水:
①土壤化冻后至开花前, 即所谓的花前水不宣権。
②果实采收后的6、 7月份的花芽分化期不宜灌水,。一些果农习惯采收后施肥、灌水,给树体“补补身子”,我们认为是不科学的,花芽分化期应控水,追肥时要“干施”。
③土壤上冻以前的封冻水不宜灌。
车厘子苗树受涝后有什么特征?如何防止涝害?
车厘子苗树怕积水受涝,涝害后出现黄叶、萎蔫、死枝、树体生长不良、产量降低,甚至死树,造成果园不整齐,单产较低。受涝后,能加重流胶病的发生。所以,车厘子苗园必须排水畅通,保证雨后水即排出,迟在2小时内排净,确保园内不能出现积水现象。若遇大雨,自然排水不畅的情况下,应设法人工排水,必要时采取动力抽水的方法, 也要保证园内不积水。
如何防止车厘子苗树倒伏?
车厘子苗树根系浅,如遇大雨、刮大风的天气,树体容易倒伏。倒伏后扶树,容易引起死枝、死树,影响果园产量。所以,苗木定植后用竹竿绑扶,防止倒伏。在第二年树体枝量较大、枝条生长较旺的情况下,应用三绳三角扦拉的方式固定树体,并逐年调整杆拉高度至适当位置, 而且要注意押拉绳不要伤及树皮, 以免引起流胶。
有条件的果园, 能在株间随行向埋几根水泥杆, 拉上一道可上下移动的粗铁丝,在粗铁丝上采用胶皮管(喷药管)串铁丝的方式,绑扶树体中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