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车厘子种苗_石柱车厘子种苗种植基地_石柱车厘子种苗报价
促进大樱桃苗成花的措施有哪些?
除了加强土肥水管理,尤其是多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外, 还必须:
(1)适时开张新梢角度
待新梢长到所需长度后,及时将新梢开张角度80°~90°,结合平衡树体, 强旺梢早开角, 中弱梢晩开角。保持枝条充实、芽眼饱满、贮藏更多的养分,为翌年形成更多的优质叶丛枝打下良好的基础 。 9~ 10月份开角一次即可成功,但早开角后,新梢前端易上翘生长,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 S形铁丝开角器 (可自制) 多次变换位置开角, 确保新梢接近水平。
大粗枝开角,由于枝粗较难开角,可于农历正月,在大粗枝下部适当位置锯割2~3个楔形口, 然后采取铁丝扦拉的方式, 将楔形口对死,固定好铁丝。当年伤口即可愈合,在那翁、大紫品种上采用此法,没发现流胶现象。
(2)新梢摘心
对甩放枝条梢端萌发的“五叉头”新梢及背上新梢留7片叶以上摘心,促使下部形成腋花芽。要注意,摘心太矮(或太短)时,下部芽能全部形成腋花芽,冬剪时一般在摘心部位短截,第二年结果后易形成“死橛”。所以,要根据结果后是否去留此枝,选择摘心高度(.长短)。
对于中心干上萌发的新梢,根据培养主枝(或结果母枝)的需求,对多余的新梢可采取多次摘心的方式,促其成花,提早结果 。
(3)适时喷布植物生长调节剂
现代大櫻桃丰产栽培,前期促使树体快速成形, 后期一般都采取喷布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旺长、促进成花,提早丰产。 通常在第三年的5~6月份叶面喷布15%多效唑200倍液l~2次,或果树促控剂 PB0 l80~200倍液1 ~2次,具体喷施次数,根据上一次喷后树体长势情况而定。
(4)花芽分化前增施肥
在花芽分化前一个月(在烟台5月中、下旬)适量增施氨肥,如碳酸氢铵、磷酸二铵等,能够促进花芽分化和提高花芽发育。 ,.
(5)环剥
盛花期环剥宽度为主干直径的1/15~1/20,能促进成花 。 烟台老产区的果农普遍认为大樱桃苗树不能环剥, 而山东平度市果树站的试验及山东临朐县的临朐、上林两镇的经验是大樱桃苗树7也能环剥。
根据自然条件下大樱桃苗不同物候期环境因子变化情况和保护地条件下环境调控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环境因子调控标准。
(1)气温
大樱桃苗:催芽期白天18-20℃,夜间3-5℃;开花期白天20-22℃,夜间5-7℃;果实膨大期白天22-25℃,夜间12-15℃。
大樱桃苗:催芽期白天11-17℃,夜间3-5℃;开花期白天18-21℃,夜间5-8℃;果实膨大期白天20-22℃,夜间10-12℃;果实着色至成熟期白天22-25℃,夜间12-15℃。
棚室内气温调控,要尽量模拟大樱桃苗的自然生长条件,从扣棚至开花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升温过程,先揭开1/3草苫,再揭开1/2,后全部揭开,约7-10天。温度过高时要及时通风降温。
(2)地温
保护地栽培中,经常发生扣棚初期棚内气温陡然上升,地温上升缓慢的情况,导致大樱桃苗地上部、地下部生长发育不协调。扣棚前20-30天,灌透水,全园覆黑色地膜,至扣棚升温时使土温预先上升到12-13℃,使根系能先于地上部活动,符合书体生长发育规律,升温后土壤温度管理标准可参照经验指标,即设施内昼夜气温的平均值即为适宜地温,这一标准在各物候期均适用。如白天气温20-22℃,夜温6-7℃,则适宜土温为13-15℃。如土温低于标准,则应采取解决措施。
(3)空气相对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调控的时期是开花期,花期如湿度过大,则花粉黏滞,扩散困难,如湿度过小,柱头干燥,都不利于授粉,因此花期湿度一般应控制在50%-60%左右。萌芽期稍高而利于花芽萌发,可控制在80%以下。果实发育期湿度过大,易引起新梢徒长,影响光照,且争夺营养,造成生理落果,应控制在60%左右。
(4)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应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并要保持相对稳定,如因突然漫灌造成急剧变化,极易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和裂果。
7.黑星麦蛾
黑星麦蛾,又名黑星卷叶芽蛾。主要为害车厘子树苗、桃、李、杏、苹果、梨等多种果树。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6毫米,翅展约16毫米,体灰褐色,头淡黄褐色,翅有2个纵列星状黑点,故名黑星麦蛾。卵椭圆形,长径约0.5毫米,淡,有光泽。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11毫米,较细长。蛹长约6毫米,红褐色。茧长椭圆形,灰白色。
(2)为害状 幼虫在幼龄期多潜伏在尚未伸展的嫩叶上为害,稍大便卷叶取食,常数头幼虫在一起将枝梢上几片叶卷曲成团,在团内咬食叶肉,残留表皮,日后干枯变黄,从而影响树梢正常生长,树势衰弱。
(3)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杂草、地被物等处结茧越冬。次年4~5月间陆续羽化,成虫昼伏夜出,卵多产于叶柄基部,单产或几粒成堆。4月中旬开始出现代幼虫,幼龄幼虫在枝梢嫩叶上取食,叶片伸展后幼虫则吐丝缀叶作巢,数头或十余头群集为害。幼虫极活泼,受惊动后即吐丝下垂。6月末幼虫陆续老熟,并在被害叶团内结茧化蛹,蛹期10天左右。6月上旬开始羽化,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以后世代重叠,不易划分,第二代成虫羽化盛期约在7月下旬。至秋末,老熟幼虫下树寻找杂草等处结茧化蛹,进入越冬状态。
((4)方法 秋后或冬季清除落叶、杂草等地被物,消灭越冬蛹。生长季节摘除被害虫梢、卷叶,或捏死其中的幼虫。
幼虫为害初期喷1%苦参碱10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
8.舟形毛虫
舟形毛虫,又称苹果天社蛾、举尾虫等,主要为害车厘子树苗、李、杏、苹果、梨等多种果树。
(1)形态特征 雌蛾体长30毫米,雄蛾体小,全体黄白色。卵球形,直径约1毫米,初产时淡绿色,近孵化时呈灰褐色,常数十粒,整齐排成块,产于叶背。幼虫体长50〜55毫米,静止时幼虫头、尾两端翘起似船形。初孵化幼虫土,2龄后变紫红色。蛹体长约23毫米,暗红褐色。
(2)为害状 以幼虫取食叶片,低龄幼虫咬食叶肉,被害叶片仅剩表皮和叶脉,呈网状;幼虫稍大便咬食全叶,仅剩下叶柄,发生严重时可将全树叶片吃光。
(3)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下7厘米深土层内越冬,若地表坚硬时,则在枯草丛中、落叶、土块或石块下越冬。翌年7月上旬至8月中旬羽化,交尾后1〜3天产卵,卵产于叶背,卵期7〜8天,幼虫3龄前群集于叶背,白天和夜间取食,群集静止的幼虫沿叶缘整齐排列,头尾上翘,受惊扰时成群吐丝下垂。3龄后逐渐分散取食。9月份老熟幼虫沿树干爬下人土化蛹越冬。
(4)方法 1〜3龄幼虫为害期及时摘除虫叶或震落幼虫集中消灭,或对低龄幼虫喷布灭幼脲或苦参碱。
9.美国白蛾
又名秋幕毛虫。食性杂,主要为害林业树木,近年来在车厘子树苗、梨等果园中经常发生。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毫米,白色,腹面黑或褐色;卵近球形,浅绿或淡黄绿色,300〜500粒成块;幼虫体长25〜30毫米,头部黑色,体细长具毛族瘤。
(2)为害状 以幼虫群集结网为害,1〜4龄幼虫营网巢群集哨食叶肉,被害叶呈网状,5龄后分散为害,树叶常被吃光。
(3)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2代,以茧蛹于树下各种缝隙、枯枝落叶中越冬。
一代幼虫发生于5月下旬至7月,第二代幼虫发生在8月至9月。成虫借风力传播,幼虫、蛹可随苗木、果品、林木及包装器材等运输扩散传播。
(4)方法 加强植物检疫工作;早春清扫果园,翻地、除草、刮皮等消灭越冬茧蛹;黑光灯诱杀;及时采收卵块,剪除烧毁虫巢卵幕。
幼虫发生期及时摘除虫包,或对受害枝叶喷布苦参碱或除虫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