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是园林中常见的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息观景,兼做景点。无论山岭际,路边桥头都可建亭。亭子的形式千变万化,若按平面的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亭、方亭、圆亭、矩形亭和八角亭;按屋顶的形式有掂尖亭、歇山亭;按所处位置有桥亭、路亭、井亭、廊亭。总之它可以任凭造园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丰富它的造型,同时为园林增添美景。
亭的体形虽小,但其造型却多种多样。从平面形状看,有圆形、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扇面形等等。其中有单体的,也有组合式的,如套方亭、双圆形亭、双六角形亭、圭形亭等。从屋顶的形式看,常见的有攒尖顶和歇山顶。从亭的立面造形看,有单檐的、重檐的和三重檐的。从亭的位置看,有山亭、半山亭、桥亭、沿水亭、半亭、廊亭和路亭等。从建亭的材料来看传统的亭多是木构瓦顶,也有木构莩顶或全部用石料的。建国以来,各地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了不少平顶的,仿攒尖顶的,仿歇山顶形式的亭,也有塑成仿竹、仿木形式的。
亭子的柱身部分,大多开敞、通透,置身其间有良好的视野,便于眺望、观赏。柱间下部常设半墙、坐凳或鹅颈椅,供游人坐憩。亭的上部常悬纤细精巧的挂落,用以装饰。
我国传统的攒尖顶亭、歇山顶亭的屋檐转角处都不是一条水平线,而是微微翘起,即所谓“屋角起翘”。
各种亭的造型和比例与地区的传统、人们的习惯,以及所处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我国传统的亭就有南式、北式之分。南方气候温暖,屋面较轻 各部构件的用料也较纤细,亭的外形显得活泼、玲珑;北方气候寒冷,屋面较重,构件的用料也相应粗壮,亭的外形也就显得端庄、稳重。南式亭的屋角起翘较高、较陡,显得轻巧雅逸;北式亭的屋角起翘低而缓,显得舒展持重。南式亭的屋面多用小青瓦,北式亭则多用筒瓦,富家苑囿中还常用琉璃瓦。扬州的亭,其外观介于南北之间,其结构与细部的做法则兼抒二者之长。在现在的庭园、公园、风景游览区中,常见的亭的形式有:
三角攒尖亭,如广州陵园中的三角休息亭,杭州三潭印月的三角亭。
四角攒尖亭,如苏州拙政园中部的梧竹幽居亭,绿漪亭。
六角攒尖亭,如苏州拙政园中部的荷风四面亭和山上的待霜亭、留园的可亭、怡园的小沧浪亭。
八角攒尖亭,如苏州拙政园东部的天泉亭、西部的塔影亭。
圆攒尖亭,如苏州留园的舒啸亭,拙政园的笠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