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繁殖鸡冠花?鸡冠花通常采用播种法繁殖。播种用土可按园土4份、堆肥土3份、细沙2份、草木灰1份的比例配制.配好后应过筛拌匀。铺好苗床后.浇透水。为使种子播得均匀.可拌入少量细沙后再播。覆土厚度约0.3厘米。播后盖上草帘.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0一22.约经1周即可发芽.待大多数种子发芽,在傍晚揭去草帘。真叶长出后进行间苗.留苗的距离为10厘米见方.间下的苗也可按此株行距栽植其他地方。
蜂糖李树苗果园的春季管理
蜂糖李树苗的营养价值丰富、种植前景和发展非常乐观,蜂糖李树苗种植户将全力打造的绿色健康食品,蜂糖李树苗果园的春季管理是怎样的呢?
蜂糖李树苗
一、清园
结合冬季修剪,锯除腐烂病死枝,剪除瘤蚜虫枝,并清扫果园,将落叶、落果、残枝、烂皮清理干净,挖坑掩埋或烧毁,减少病虫基数。并于3月下旬芽露绿时喷药清园,首选药剂是波美5度石硫合剂,其次可选用45%施纳宁200-300倍液或其他药剂。
二、主要病虫害
1、腐烂病
刮净的和新发生的病疤,刮治过程中要把病变组织刮干净,病斑边缘切口要光滑,不留毛茬,深度尽量深一些,达木质部处,刮后用药剂涂抹病斑,隔7―10天再涂一次,然后涂1-2厘米厚的泥巴并用塑料布包扎。常用药剂有甲硫 萘愈合剂、843康复剂、腐必清等药剂。
2、山楂红蜘蛛
一是清园。即3月下旬芽露绿时喷药清园,首选药剂是波美5度石硫合剂。二是开花前(花序分离期,4月上旬)喷己唑醇+阿维菌素+毒死蜱+有机硅(兼治病、蚧壳虫等病虫害)。三是花后10天喷螨死净+甲维 氯氰+吡虫啉+新灵(兼治蚜虫、卷叶蛾、早期落叶病等病虫害)。四是5月中下旬喷阿维菌素+丙森 多+吡虫啉+糖醇钙(兼治早期落叶病、蚜虫等病虫害)。
三、花果管理
1、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宜早不宜迟,采用按距离疏花序、定单果的方法,每20cm左右留一个花序,疏花从花序分离后即开始,疏果从开花后两周开始,每个果台留一个果。
2、花期喷肥
盛花期树上喷0.3―0.5%硼砂+1%糖+0.3―0.5%尿素,以提高坐果率。
四、追肥浇水
盛果期蜂糖李树苗园3月下旬每亩施纯氮8―15公斤、P2O5 2-5公斤、k20 8-15公斤,施肥后立即浇水。
五、新建果园
新建果园栽树尽量选择三年生矮化中间砧大苗,株距1.5―2米,行距4米。品种可选择凉香、金世纪、华玉、华硕、宏前富士及其它富士优系和嘎啦优系。
蜂糖李树苗的冰窖贮藏
随着人们养生观念的不断提高,蜂糖李树苗的营养价值广泛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蜂糖李树苗的冰窖贮藏有哪些呢,下面农业之友网的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吧。
冰窖贮藏用碎冰块平铺窖底,然后将预冷后的果筐(箱)放在冰上码垛,层与层之间填满碎冰,垛与垛之间也用碎冰填充,垛好后再用碎冰覆盖果垛,其上再覆盖塑料薄膜,然后在薄膜上堆厚70至100厘米的锯木等隔热材料。
此法贮藏必须注意封闭窖门,窖温控制在0至1摄氏度为好,进出窖时应迅速随手关门。8月中下旬贮藏的蜂糖李树苗可至立冬时节,并可转移到普通窖中继续贮藏,直到春节供应市场。
有机蜂糖李树苗嫁接时间与管理
有机蜂糖李树苗种植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有机种植技术,禁止使用农药、化肥、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有机蜂糖李树苗嫁接时间与管理农业之友网的小编为您介绍如下。
有机蜂糖李树苗的嫁接:
有机蜂糖李树苗嫁接在6月下旬为宜。嫁接前7至10天,选生长强旺外围枝摘心,促进接穗提早成熟,除嫁接时选用饱满芽外,嫁接部位应在地面5至8厘米处,有利于嫁接芽早期萌发。
有机蜂糖李树苗的接后管理:
一般剪砧比折砧萌发早。但夏季剪砧一定要离接芽3至5厘米处剪断,砧木上留几片叶,待接芽萌发后再在接芽上1厘米处剪砧。剪砧后应及时抹芽,把砧木上所发的芽全部抹除,只留嫁接芽。苗木后期应适时浇水。9月底嫁接芽长到70至100厘米时全部摘心,并停止浇水,促进苗木加粗生长,使其老熟,以提高苗木的越冬
铜仁沿河蜂糖李树苗销售--蜂糖李树苗株产量。
蜂糖李蜂糖李褐腐病的药剂法
症状 蜂糖李蜂糖李褐腐病有两种症状。一种为害近成熟的果实,初形成暗褐色,稍凹陷的圆形病斑,后迅速扩大,腐烂,上面长有黄褐色绒状颗粒,轮生或不规则,被害果多早期脱落,腐烂,少数挂在树上形成僵果。另一种为害果实、花及叶片。果实染病,生出灰色绒状颗粒,有时还引起花腐;叶片染病,形成大型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多雨时导致叶腐。
病原 有二种,一种是Monilia fructigena Pers.称仁果丛梗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世代为Monilinia fructigena (Aderh.et Ruhl.)Honey称果生链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盘灰褐色、直径3-5毫米,在田间需经两个冬季后才能形成;子囊圆筒形或棍棒状,大小120-180×9-12微米;子囊孢子卵形,两端尖,无色,大小11-12.5×5.6-6.8微米。无性世代分生孢子梗生在垫状子实体上,丝状,无色,大小60-125×6-8微米,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念珠状串生,大小18-23×10-15微米。另一种病原菌为:Monilia cinerea Bon.称灰丛梗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世代为Monilinia laxa Honey.称核果链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盘漏斗状或盘状,高0.5-3毫米,柄褐色,盘色较浅,直径5-15毫米;子囊圆筒形,大小121-188×7.5-11.8微米;子囊孢子无色,椭圆形,大小7-19×4.5-8.5微米。分生孢子大小5-23×4-20微米。无色,椭圆形或柠檬形。病菌和育温限1-30℃,25℃最适。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在僵果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经伤口或皮孔侵入果实,在果实近成熟时发病。多雨高湿的条件适其发病。
措施
方法
(1)及时清除树上、树下的病果和僵果,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2)防止果实产生伤口,及时害虫,以减少虫伤,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
(3)于果实近成熟时喷36%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抗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