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车厘子树苗供应、车厘子树苗价格实惠
5.大樱桃苗细菌性穿孔病
大樱桃苗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和果实。
(1)症状 叶片受害后,初呈半透明水渍状淡褐色小点,后扩大成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为1〜5毫米,紫褐色或黑褐色,周围有一淡晕圈。湿度大时,病斑后面常溢出黄白色黏质状菌脓,病斑脱落后形成穿孔。
(2)传播途径 病菌在落叶或枝梢上越冬。病原细菌借风雨及昆虫传播。一般园内湿度大、温度高和春、夏雨季或多雾时发病重,干旱时发病轻。通风透光差,排水不良,肥力不足,树势弱,或偏施氮肥,发病重。
(3)方法 加强综合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萌芽前清除枯枝、落叶,剪除病枝,予以深埋或烧毁,消灭越冬菌源。
发芽前喷一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0%石硫矿物油微乳剂500〜600倍液,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花后及时喷72%农用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90%新植霉素3000倍液;采果后如有发生可喷1:1:100硫酸锌石灰液,均有良好的效果。
6.大樱桃苗褐腐病
大樱桃苗褐腐病,又称灰星病,是引起大樱桃苗果实腐烂的重要病害。
(1)症状 主要为害花和果实。花的腐烂要到落花以后才发现,花器变成褐色、干枯,形成灰褐色粉状分生孢子块。果实发病时,幼果和成熟果症状不同。幼果发病时,在落花10天后,果面发生黑褐色斑点,后扩大为茶褐色病斑,不软腐。成熟果发病时,果面初现褐色小斑点,后迅速蔓延发展,引起整果软腐,树上病果成为僵果悬挂树上。
(2)传播途径 病菌以落地病果菌核及树上僵果越冬。翌年春季,从菌核生出长约10厘米的碗形子囊盘,盘中产生大量的子囊孢子,随风雨、水滴或作业等途径传播。树上越冬僵果,在温度和湿度条件合适时,产生灰褐色的分生孢子。这些越冬菌源生出的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侵染花朵。地表湿润,有利于子囊盘形成,也利于僵果产生分生孢子,特别是灌水后遇连阴天、大雾天,易引起果实病害流行。栽植密度大及修剪不当、透光通风条件差发病重。
(3)方法 合理整形和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湿气滞留。
发病时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7.煤污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条和果实。
(1)症状 叶面染病时,叶面初呈污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霉点,后形成煤灰状物,严重时可布满叶、枝及果面,影响光合作用,造成提早落叶。
(2)传播途径 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或在土壤内及植物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水滴、蚜虫、介壳虫等传播蔓延。树冠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湿度大易发病。煤污病为保护地覆盖期间常发生的病害,露地栽植密度大的、透光通风不良的大樱桃苗园也常发生此病。
(3)方法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园内空气湿度过大。发病初期喷布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车厘子树苗叶斑病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叶脉间产生紫色或褐色的坏死斑点,同时在斑点的背面形成粉红色霉状物,后期随着斑点的扩大,数斑联合使叶片大部分枯死。有时叶片也形成穿孔现象,造成叶片早期脱落,叶片一般5月份开始发病,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措施:
1)加强栽培,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2)清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3)发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
4)谢花后至采果前,喷1~2次7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600倍液,大生M-45800倍液等,每隔10~14天喷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