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车厘子树苗_乐山车厘子树苗土壤改良原则_乐山车厘子树苗销售
保护地车厘子树苗气体调控措施
温室和大棚内的空气成分与露地不同,对树体生长发育有影响的气体主要有两个:一是化碳气体,二是肥料分解释放的有害气体等。气体影响不像光照和湿度那样直观,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若树体长期处在化碳浓度低的条件下,就会严重影响光合作用。温室和大棚生产中,在揭帘升温后至撤覆盖之前,如管理不规范经常还会产生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和等,造成叶片或果实伤害,防止有害气体的产生能消除其对当年和下一年产量的影响。
1.化碳气体调控
温室和大棚内化碳浓度变化规律为,从下午放帘后,随着植物光合作用的减弱和停止,化碳浓度不断增加,22时达到值。次日揭帘后随着太阳照射,光合作用的加强,化碳浓度急剧下降,至上午9时化碳浓度已低于外界大气的化碳浓度,在通风之前出现值。
生产中通常采取人工补充化碳气体的办法来调控。补充的方法有,施用固体化碳肥料,或通过化碳发生器,将稀硫酸和碳酸氢铵混合反应产生化碳气体,但主要方法为靠通风换气调节,晴天时在揭帘后和放帘前,少量开启通风口进行气体交换,补充化碳。
释放化碳气体,应在花后开始,一般在晴天揭帘后0.5〜1小时释放,放帘时停止(通风期间也可以停止释放),释放时可适当提高棚内温度,以便充分发挥肥效。
2.有害气体防控措施
有害气体包括氨、化氮、和一氧化碳等。
氨和化氮气体主要来自未腐熟的畜禽粪、饼肥等的发酵分解过程和地面撒施氮肥没覆盖的情况,使氨气和化氮气体释放至空气中,导致植物中毒。氨害的症状多在施肥后1周内表现,化氮为害的症状多在施肥后1个月左右表现。氨害使幼叶出现水渍斑点,严重时变色枯死,化氮害使叶片褪色出现白斑,浓度高时叶脉变成白色,甚至全株枯死。
气体是由于在温室内加温过程中,燃烧含硫量髙的煤炭而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是由于煤炭燃烧不完全,和烟道有漏洞、缝隙而排出的。受害叶片的叶缘和叶脉间细胞死亡,形成白色或褐色枯死。
此外,还有一些病虫害的烟雾药剂会发生烟害或药害,熏烟的杀虫杀菌剂不可以在车厘子树苗温室中应用,尤其是含有嘧霉胺成分的熏烟剂不可以在车厘子树苗温室中使用。这些有害气体都是人为造成的,只要按相关管理措施认真操作,这种特殊灾害就不难克服。
我国大樱桃树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约产业发展的障碍因素多
如花期冻害、遇雨裂果、病虫毒害等没有根本改善。
近年来,春季开花期经常遇到倒春寒,一般10年中3〜4年发生较严重的低温冻害、冷害,造成大面积减产减收。由于修剪、病虫害、冻害等原因,造成树体损伤,加之排灌水不当,树体流胶病普遍,目前尚没有快速流胶病的简易方法,使流胶病得不到及时,营养大量流失,甚至感染其他病害,导致树体衰弱,甚至逐渐枯死。近年来红灯盛果期树病毒病发生严重,坐果少或只开花不坐果,影响产量。
2.果品商品化处理能力低
发达国家,大樱桃树苗采收后直接运送到包装公司进行冷水清洗预冷、烘干、分级、直接小包装后置标准箱内码于冷库或直接冷链运输至超市或批发零售市场,不再重新包装,中间环节少,损耗少;而我国多一家一户采摘后首先放在果园地头或带回家简单分级,之后运到产地市场再摊到地上进一步挑选分级,包装在没有透气孔的泡沫箱内或再放入大纸箱中,通过物流或一般货车发往销地批发市场,需再一次分装后进人超市或零星市场,环节多,不预冷,也无冷链,包装简单且不规范,损耗大,产品货架期短。合理的采后处理,可以减少损耗,延长鲜果市场供应期,提高鲜果消费量,还能够通过增加消费方式刺激消费,从而扩大市场容量和产业规模。采后技术还能够避免产量过剩时价格过度下跌。
3.生产成本升高
果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采收等用工成本快速增加,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据报道,欧美发达国家每亩果树用工25〜45小时,而我国每亩用工高达200多个小时,2003年我国劳动每小时酬金约2.2元,每亩劳动力成本约440元,到2013年,每小时酬金高达10.0元,每亩劳动力成本上升至2200元。与欧美家比较,差距在果园整齐度、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等方面。我国必须尽快研发轻简化管理技术体系,尤其注重果园管理标准化、机械化。同时肥料、农药、水电等成本也逐年提高,造成樱桃园生产成本加大。
4•市场竞争压力增大
由于栽培面积的扩大,产量提高,市场竞争压力加大。我国大樱桃树苗市场,除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外,其他月份都有供应。3中下月至5月上旬,辽宁大连日光温室和山东大棚樱桃上市,5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西安、枣庄、泰安、烟台、大连露地栽培大樱桃树苗先后上市,8〜9月份,北美西太平洋沿岸产区进口国内市场;11月至翌年2月份,南半球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生产的大樱桃树苗上市。国内市场主要集中在5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个大鲜艳的优质大樱桃树苗依旧价格俏销,关键是质量。樱桃素有“春果枝”的 美誉,形象是“新鲜、美味、安全”,属于礼品果,也是果园观光、休闲、旅游采摘的先锋树种,无论是礼品果还是采摘果,都要求更髙级别的果品质量。另外,樱桃的消费市场也有别于一般果品市场,对于高消费群体,对樱桃“新鲜、美味、安全”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价格的关注,只要果实个大、颜色深、糖度高,就有市场。所以,在樱桃市场销售压力逐步加大的今天,要努力釆用新技术,增加果园投入,改善果园设施,更新品种结构,生产大果、 甜果,提髙市场竞争力。为确保消费者心目中樱桃是说安全果品的 形象,在采收前决不使用任何农药,也不使用pp333等生长调节剂。
5.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樱桃种植多数为家庭承包经营,种植规模小,市场风险大,流通困难,仅有部分加入专业合作社,另有少量公司加基地农户模式,少有现代公司制企业模式。整个产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
疏花疏果
车厘子苗果个大小和果实品质,与叶面积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对于长势较弱、花果数量多的树,有必要疏除多余的花蕾和幼果。
1.疏蕾
疏蕾,一般在开花前进行,主要是疏除细弱果枝上的小花和畸形花。每花束状果枝上,保留2〜3个饱满花蕾即可。试验表明,在的疏花程度范围内,随着疏花程度的增加,结实率和单果重均相应提高。
疏蕾,尽管在改进果实品质方面有显著作用,但毕竟操作比较麻烦、费力。因此,最宜在冬季修剪剪除弱果枝的基础上,配合进行。
2.疏果
疏果,一般是在5月中旬车厘子苗生理落果后进行。疏果的程度,依树体长势和坐果情况确定。一般是1个花果枝留3〜4个果实即可,最多4〜5个。疏果时,要把小果、畸形果和着色不良的下垂果疏除。试验表明,疏果后,株产提高12%〜22.7%,单果重增加3.8〜15%,花芽数量多,发育质量较好。疏果配合以新梢摘心措施,这些效应可进一步提高,株产提高44.9%,单果重增加48.3%,花芽数量多,发育质量好。
预防裂果
裂果是果实接近成熟时,久旱遇雨或突然浇水,由于果皮吸收雨水增加膨压或果肉和果皮生长速度不一致而造成果皮破裂的一种生理障害。裂果的数量和程度,因品种特性和降雨量而不同。研究认为,吸水力强、果面气孔大、气孔密度高,以及果皮强度低的品种,如艳阳、水晶、滨库等裂果重。在车厘子苗果实发育的第三个时期(即第二次迅速生长期),裂果指数随着单果重的增加而增加。果实采收前,降雨量大或大量灌水时,会加重裂果。裂果严重降低其商品价值。因此,在生产上要采取措施减轻和防止裂果。
(1)选用抗裂果品种。
从严格意义上讲,目前车厘子苗尚未发现完全抗裂果的品种。在容易发生裂果的地区,可以选用拉宾斯、萨米特等比较抗裂果的品种,也可根据当地雨季来临的早晚,选用雨季来临果实已经成熟品种或中早成熟品种如早红宝石、意大利早红、红灯、芝罘红等。
(2)维持相对稳定的含水量。
有研究表明,当根系主要分布层的含水量下降到10%〜20%时,就会出现旱象,发生旱黄落果。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果实硬核至第二次速长期,遇有降雨或灌大水时,就会发生裂果。因此,车厘子苗园10〜30厘米深的土壤含水量,下降到田间持水量60%以前,就要灌水,并且小水勤浇,维持相对稳定的土壤含水量,这是防止裂果的关键。
(3)利用防雨篷进行避雨栽培。
据日本资料,在防裂果措施中效果的是防雨篷,大体有4种形式,即顶篷式、帷帘式、雨伞式和包皮式。防雨篷用塑料薄膜作成,采用防雨篷保护性栽培,因见光不良,果实要晚熟2〜3天。采用这种装置,可以较轻裂果和灰霉病的发生,能适时采收,提高品质。
预防鸟害
成熟的车厘子苗很易遭到鸟的取食,特别是有成片树林附近的樱桃园受害更重。
国外预防鸟害的方法较多,如美国大田樱桃园采取的措施有,采收前7天在树上喷杀虫剂来梭威,使害鸟忌避;用扩音器播出有害鸟惨叫声的录音磁带,把害鸟吓跑;用高频警报装置干扰鸟类的听觉系统。庭院樱桃采用的措施有,在树的前后左右悬挂黑线,鸟因不能看黑线,接触时便受惊飞去;悬挂稻草人;把发光的马口铁或锡箔放在树上随风摇曳,惊吓害岛。但这些办法,时间长了,往往收效甚微。最常用的法是撒网,即在每棵树冠上架设网罩,将树体保护起来。我国有鸟害的车厘子苗产区,目前尚无更有效的方法,今后如能与各种类型的设施栽培相结合,当可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