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枝角与修剪的特点
直立生长的枝条,角度小,顶端优势强。往往生长过旺,不易成花。运用拉枝、拿梢等方法,开张枝条角度,使其水平生长,枝势缓和,有利于中、短枝的形成, 成花容易。
车厘子树苗幼树长枝角度小,易形成夹皮枝,这种夹皮枝应早期开角或疏除,否则,随着枝龄增长,结果过多时易劈裂,同时夹皮枝极易出现流胶。由此,不宜选用夹皮枝作为骨主干来培养。
(5)品种类群与修剪的特点
不同车厘子树苗品种类型,其生长结果习性各具特点,对整形修剪的要求不同。车厘子树苗干性稍强,树形宜采用自然开心形、 主干疏层形或变则主干形; 而酸车厘子树苗干性弱, 树形宜采用丛状形; 车厘子树苗介于两者之间。
车厘子树苗以短果枝和长果枝结果为主, 长果枝只有基部节间短缓部分的腋芽转化为花芽,其余上部的芽都为叶芽。另外,长果枝上花芽不如短果枝花芽充实饱满,因此,修剪上应争取多形成短枝。酸车厘子树苗和车厘子树苗结果枝分为短果枝、中果枝和长果枝, 各类结果枝的上下各部均着生花芽。
车厘子树苗是喜光性强的树种。车厘子树苗喜光性强,其次为酸车厘子树苗和毛车厘子树苗, 车厘子树苗较耐阴 。 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易成花, 结果早,有利于丰产、稳产、优质。因此,要采用相应的整形修剪方法。车厘子树苗对光照要求高,在大枝密挤、外围枝量多、冠内通风透光条件差的情况下,内膛小枝和枝组易枯死,因此减少外围枝量,缓和先端生长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是提高车厘子树苗树冠内枝条质量和延长其结果寿命的两条主要途径。生产中车厘子树苗宜采用开心形整枝。车厘子树苗等对光照要求相对较低,栽培密度可以大一些。
(6)树龄和树势与修剪的特点
不同树龄的车厘子树苗,其生长结果习性不同,修剪的方法和目的也有差异。幼树期,以整形为主,修剪的目的是增加枝叶量,迅速扩大树冠,促其及早成花结果; 盛果期以结果为主, 修剪的目的是缓和树势, 培养结果枝组,增加结果面积,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对旺盛生长树,应轻剪缓放,缓和树势,促进结果枝形成;对生长势弱的树,应加强短截,局部促进其生长势,促进树体更加复壮。
(7)栽培条件与修剪的特点
立地条件和栽培方法不同,其修剪特点也有差异。立地条件差的果园,树体生长偏弱,宜采用低树干、小冠形整枝,并注意复壮修剪;立地条件好的果园,树体生长势较旺,宜采用大、中型树冠整枝,并适当轻剪缓放,促进早成花芽, 早结果。 栽植密度较大的果园, 宜采用小冠形整枝,早期促进树冠的形成,随时采取促花修剪措施。对计划密植的果园, 临时植株与性植株易采取不同的修剪特点, 修剪的目的是促使临时株早结果, 株迅速成形, 待株结果后, 再间伐临时株。
保护地车厘子苗采收后树体管理
温室和大棚栽培车厘子苗,采收后管理是放风锻炼,适时撤除覆盖,以适应外界环境条件,防止叶片损伤和老化;及时叶斑病和二斑叶螨,防止提早落叶,导致采后开花;适时浇水防止干旱。
1.放风锻炼
温室和大棚车厘子苗,早升温的是在2月下旬开始采收,采收期需要20〜30天,晚升温的是在5月上旬采收完毕。采收结束时的外界气温与棚内气温相差还比较大,尤其是北方地区,加之此时车厘子苗树体还处在花芽分化阶段,还需要较高的温度。此时外界温度如果还很低就撤膜,树体不能适应外界环境条件,会影响花芽分化,也易对树体和叶片造成伤害。因此,必须在外界温度与棚内温度基本一致前进行扒膜放风锻炼,锻炼15〜20天后再撤棚膜,撤棚膜时的外界旬平均气温应不低于15°C,选择无风多云天气时撤膜,此间放风锻炼的时间不可少于15天。
放风锻炼的方法是将正脊固膜杆或绑线松开,两侧山墙的固膜物不动,使棚膜逐渐下滑,或同时将底角棚膜往上揭。大约每2〜3天揭开1米左右。
如果不进行放风锻炼,可以在撤棚膜时覆盖遮阳网,遮阳网的透光率应在70%以上(两针网),不可以过密,以免影响树体进行光合作用,花芽发育而使其饱满程度差。温室遮阳网的覆盖宽度应该是顶部和底部各留2米左右,大棚两侧的底部也是各留2米左右,不需要全覆盖。
2.防病虫为害
撤膜后进入露地管理期间,的病虫害是叶斑病和二斑叶螨,防止叶片受害而提早落叶。
3.适时灌排水
适时灌排水,防止过于干旱或水涝,造成采后开花和花芽发育畸形等其他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