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提取物
拼音:SHAN DOU GEN
别名:广豆根、苦豆根、山大豆根
部位:根
性状:本品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7~1.5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突起的横向皮孔。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栽培要点:
产地:广西、广东、江西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地道沿革:始载于《开宝本草》。《本草图经》云:“生剑南及宜州、果州山谷。今广西亦有,以忠州、万州者为佳苗蔓 如豆,根以此为名叶青,经疼不凋 ,八月采根用。”又曰:广南者如小槐,高尺余。”《本草品汇精要》云:“道地宜州、果州、以忠、万州者佳。”《药物出产辨》云:“产广西南宁、百色等处。
性味归经:寒;苦;归肺、胃经
【英文或拉丁名】:Radix Sophorae Tonkinensis Extract
【产品介绍】:本品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 的干燥根及根茎的棕色粉末状提取物产品。
【化学成分】:苦参碱(Matrine),氧化(Oxymatrin),以及含槐树素(Sophoraponicin)、紫檀素(Pterorepine)、红车轴草根甙(TrifolirhiZin)、山槐素(Maackian)、广豆根素(Sophra)等。
【性状】:本品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7-1.5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突起的横向皮孔。质坚硬,难折断, 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
主要规格:按照客户要求比例提取物 主销区域:北美,日本,韩国,美国等。
【规格】:5:1,10:1,20:1
【性状】:棕褐色
【气味】:典型气味
【目数】: 80目
【失重】:《5% 灰分:《5%
【重金属】:《20ppm
【农药残留】:无
【总细菌】:《1000cfu/gm
【大肠杆菌】:未检出
【沙门氏菌】:未检出
【酵母菌】:《50cfu/g
【包装】:内两层聚乙烯袋,外用纸板桶(25kg/桶)
【保存】:储存于阴凉干燥,避光处。